Bullet Journal子彈日誌
The analog system for the digital age. (數位時代的手帳系統)
Bullet Journal誕生於2013年,由紐約數位設計師Ryder Carroll萊德卡羅所創造的一個簡潔行事曆系統,在三年的有機演進之下形成不小的熱潮。(對創造者有興趣者,可以參考他的網站、BJ網站)
從萊德個人網頁可以看出來他偏向極簡主義的風格;子彈日誌的概念就是一本日誌全包,不用再分成工作行事曆、親子行事曆、日記本、食譜書、點子蒐集紀錄等,把以上這些全部透過不同的Task Marker(任務標記)來區分並且列在一起,就是最原始的子彈日誌設計。
而最新演進的熱潮則是加上很多藝術插圖、各種版面設計、自行設計每周日誌的編排、主題色塊、字體點綴還有各種社群挑戰等等。
原始的概念與骨架:
子彈日誌的組件(modules):索引頁(index)、每一頁都要手動標上頁數、利用符號來做任務(task)標記(signifiers)、遷徙移動(migration)。
★ 從index索引頁開始,留下索引頁的空白留待後續日誌發展,將重點頁面的頁數標示到最前面的索引頁,可以省下查找的時間。
★ 任務task,可以任選方塊☐、或是簡單的一點●代替。
♡ 完成就在方塊中打叉☒
♡ 延後就用>
♡ 改期就用<
★ 其他標記signifierss
♡ 重要事件✽
♡ 靈感啟發!
♡ 探索☉
(這些都是可以自由選擇自己喜歡的符號,只要自己決定該符號的功能以及能夠引起自己的聯想與使用方便即可,以上只是取常用符號來舉例)
★ 遷徙移動migration,就是上面的任務task被延後或是改期的重新登錄。
♡ 每天結束若有某個task被畫上>延後或者<改期的符號,就要將該任務遷徙移動到決定延後改期的那天,每重寫一次就會重新思考一下,為何這個任務一直被拖延,是否不重要?那還需要進行嗎?
以上簡單的把子彈日誌原始的概念條列出來解釋一番,透過把所有任務與事件放在每一天的日誌頁面,可以節省攜帶多種日誌、或者是帶了工作日誌但是忘了親子日誌已經安排了事件,讓活動撞期的窘狀。
這個系統是為了讓忙碌的現代人能夠用輕鬆方便又靈活有彈性的方式來管理自己瘋狂生活的時間。
對這個主題有興趣的人可以利用各社群網站去搜尋資料(英文居多),有臉書社團、Instagram的各種hashtag(例如#bulletjournaljunkies)可以搜尋到許多漂亮的設計。
還有部落客的精采文章分享
Dutch Door Ideas for your Bullet Journal)後面這個dutch door頁中頁翻頁系統我覺得超實用的,大推!
meal-planning-recipe-bank:食譜銀行,對於喜愛自己準備食物的人真的超實用的。